典型文献
论中国式文教国家:基于与西方古今国家形态之宏观历史比较
文献摘要:
国家联结人民为一体之主要机制是宗教和政府,宗教作为"铺轨车"所塑造的两者关系,决定国家形态的深层结构.在中国,郡县制政府吸纳孔子文教,形成了文教国家.文教支持政治权力,故政府拥有道德正当性和政治自主性,实现直接统治,构建民众的国民身份认同.沿此历史路径展开的现代国家构建进程,定型于强化版文教国家.在西方,神教贬抑世俗政府,政府缺乏道德正当性与政治自主性,也就缺乏必要的覆盖和穿透力量,故其在古代无法抗衡教会,形成神教统治秩序;进入现代,仍不得不借助神教构建国民,结果形成了自我神圣化的民族和民族国家;教会转化为社会,社会自我神圣化、抗衡政府权力,结果形成了自由主义国家.以直接统治、国民认同两个尺度衡量,中国式文教国家形态优于西方式民族国家和自由主义国家形态.
文献关键词:
文教国家;神教秩序;民族国家;自由主义国家;国家理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姚中秋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姚中秋-.论中国式文教国家:基于与西方古今国家形态之宏观历史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3):56-65
A类:
文教国家,神教秩序
B类:
国家形态,历史比较,铺轨,两者关系,深层结构,郡县制,孔子,政治权力,正当性,国民身份,身份认同,历史路径,现代国家构建,贬抑,世俗,穿透力,抗衡,教会,教统,统治秩序,果形,神圣化,民族国家,社会自我,政府权力,自由主义国家,西方式,国家理论
AB值:
0.3155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