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
文献摘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对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国家制度建设所追求的是治理现代化理想图景与现实进路的统一,这必然要求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制度逻辑及其治理实践的有效性.基于历史考察,民族地区基层治理有着特殊的形成逻辑,自发秩序与控制秩序的交织主导着乡土社会,"双轨政治"、"国家介入"、"国家进入"、"乡政村治"、"命运共同体"是其重要的阶段特征.基于现实梳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民族地区基层治理进一步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呼吁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制度逻辑发挥更大效能.为此,需要发挥"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治理主体上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方式上做好制度之间的有机协调,治理过程上实现多维度的整合,治理技术上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共同绘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态图谱.
文献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治理逻辑;治理效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蒋慧;孙有略
作者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 民族法与区域治理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广西 南宁53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蒋慧;孙有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1-11
A类:
B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党的民族工作,认同度,国家制度,理想图景,现实进路,制度逻辑,治理实践,历史考察,形成逻辑,自发秩序,乡土社会,双轨,乡政村治,阶段特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家治理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呼吁,中国之治,制度优势,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有机协调,治理过程,治理技术,信息手段,国家治理现代化,动态图谱,治理逻辑,治理效能
AB值:
0.301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