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万里归途》:国家形象审美建构的三重叙事维度
文献摘要:
国家不仅是地缘意义上的政治名词,更具有浓厚的人文内蕴.国家形象是国际舆论和国内民众对特定国家的物质基础、国家政策、民族精神、国家行为、国务活动及其成果的总体评价和认定.[1]"国家形象"是公众对一个国家的总体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大众媒体的影响.面对世界政治格局变化和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演进,推进中国形象的审美建构及全球表达是全球化话语争夺背景下的时代课题.通过文艺作品传递中国对于世界秩序重新建构的有力主张,将文化产品的输出作为阐释中国外交政策和全球治理话语体系的有力手段,打破西方国家对全球叙事的文化垄断,对抗西方国家构建的东方学和东方主义,是全球化文化交流中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意义.在国际传播语境下,电影作为文化工业的重要一环,对其国家形象建构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彭妍妍
作者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彭妍妍-.《万里归途》:国家形象审美建构的三重叙事维度)[J].电影评介,2022(21):38-41
A类:
B类:
万里,归途,形象审美,审美建构,名词,人文内蕴,国际舆论,民族精神,国家行为,总体评价,大众媒体,世界政治,政治格局,跨文化交流,中国形象,争夺,时代课题,文艺作品,世界秩序,新建构,力主,文化产品,中国外交,外交政策,全球治理,治理话语,西方国家,国家构建,东方学,东方主义,国家形象建构,国际传播,传播语境,文化工业,理论价值
AB值:
0.4496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