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符号学视角下的"新疆棉花"——新闻报道中的国家形象建构
文献摘要:
涉疆问题一直是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报道话题,近来的"新疆棉花"事件再次引发了国内外对于涉疆问题的广泛讨论.本文探讨中国主流媒体如何将"新疆棉花"作为一种符号来建构中国国家形象.选取人民网和China Daily有关于"新疆棉花"事件的新闻报道,从符号学视角对其报道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面对国内外不同的受众时,报道中对于"新疆棉花"的符号使用也有所不同.面向国内的报道将新疆棉花呈现为一个去政治化的符号,通过主题的强调、突出机械化生产的细节等叙事方式意指"智能化的新疆棉花生产",用去政治化的方式推翻西方报道中的"政治污蔑",构造出民族认同的神话话语;面向国外的报道则通过官方政治和外交的表达,否认外媒对于中国涉疆问题"抹黑"的话语,建立和传播正面的国家形象.但与此同时,在国际传播中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平衡对外报道中的政治性和去政治化的日常,打造更为全面的中国国家形象.
文献关键词:
符号叙事;国家形象;国际传播;新闻报道;新疆棉花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一凡;王亦高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一凡;王亦高-.符号学视角下的"新疆棉花"——新闻报道中的国家形象建构)[J].传媒论坛,2022(21):7-11
A类:
B类:
符号学视角,新闻报道,国家形象建构,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近来,中国主流媒体,中国国家形象,人民网,China,Daily,报道内容,去政治化,机械化生产,叙事方式,意指,新疆棉花生产,用去,推翻,治污,污蔑,民族认同,神话,否认,抹黑,对外报道,政治性,符号叙事
AB值:
0.2872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