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及降脂方案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比较不同降脂治疗方案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因冠心病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3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组(n=257)与冠心病无颈动脉斑块组(n=78)的生化指标,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组中筛查并分析影响血脂水平分布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剔除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组无法成组的9例患者,根据实际口服降脂药物方案分为4个亚组:阿托伐他汀20 mg组(n=90)、阿托伐他汀10 mg+依折麦布10 mg组(n=51)、瑞舒伐他汀10 mg组(n=71)、匹伐他汀2 mg组(n=36).分析4组间PCI术前和术后1年颈动脉斑块数目及大小的变化情况.结果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组较无斑块组体重指数(BMI)、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血肌酐、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均明显升高(P<0.01).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中,性别、年龄、BMI是影响血脂水平的因素(P<0.05).综合上述指标行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Lp-PLA2、LDL-C、肌酐、白蛋白和尿酸是影响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P<0.05).与PCI术前相比,采用不同降脂治疗方案的4个亚组术后1年均出现明显的颈动脉斑块数目减少和(或)体积缩小,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A1c、Lp-PLA2、LDL-C、肌酐、白蛋白和尿酸等生化指标可用于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高危人群的筛查及针对性防治.不同降脂治疗方案对颈动脉斑块无明显影响.
文献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脂蛋白磷脂酶A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冯莹;贺立群
作者机构:
武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湖北武汉 4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莹;贺立群-.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及降脂方案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22(09):915-921
A类:
B类:
冠心病,颈动脉斑块,方案分析,相关危险因素,降脂治疗,武汉市,心内科,冠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血脂水平,水平分布,logistic,成组,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mg+,依折麦布,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磷,磷脂酶,Lp,PLA2,高危人群
AB值:
0.1530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