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斯氏针置入股骨头不同方式的生物力学分析
文献摘要:
背景: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股骨颈骨折有其不同的骨折线走向特点,有着不同的治疗策略.如何在手术治疗中提高复位质量、避免股骨头坏死及内固定失效,成为骨科学者面对的共同挑战.通过对股骨头颈部模型进行力学测试,期望获得相关数据,为提高复位稳定性及复位质量指明方向.目的:通过静态拉伸实验和疲劳实验得出斯氏针不同方式置入股骨头的力学特点.方法:选取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ZLW02SJA的斯氏针,规格φ3.5*300 mm,样品材质为317不锈钢,按照2个步骤进行研究.步骤一:静态拉伸实验,使用1枚或者2枚斯氏针,按照前方或者侧方打入股骨头的方式组合,共计8种方案,每一方案将斯氏针打入Sawbone股骨头相应深度,以20 mm/min的速度对斯氏针进行拔出力测试,记录拔出力值.步骤二:疲劳拉伸实验,汇总前8次实验拔出力的平均值,取2个最大拔出力的75%值分别进行疲劳拉伸测试.结果 与结论:①经过静态抗拔出力测试,得出抗拔出力最佳的2种方案为方案五和方案七,其中方案五的打入方式为自前而后,皮质骨厚度为4.3 mm,松质骨厚度为25.7 mm,斯氏针数量为2枚,置入深度为股骨头2/3;方案七的打入方式为侧方大转子,皮质骨厚度为3.0 mm,松质骨厚度为26.3 mm,斯氏针数量为2枚,置入深度为股骨头2/3;②然后选用这2种方案的最大拔出力的75%分别进行至少300次疲劳循环,2种方案均能完成疲劳测试,斯氏针最稳定的打入方式为方案五,其具有较大的拔出力,在斯氏针打入股骨头复位过程中可以与股骨头相对稳定的产生牵引;③结果 显示:抗拔出力实验和疲劳实验均提示打入2枚斯氏针强于1枚斯氏针,而打入2枚斯氏针的情况下自前而后方向进针优于侧方大转子进针.
文献关键词:
斯氏针;股骨头;力学;股骨颈骨折;静态拉伸;疲劳拉伸;股骨模型
作者姓名:
许新忠;吴钟汉;余水生;赵耀;徐春归;张鑫;郑嵋戈;荆珏华
作者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引用格式:
[1]许新忠;吴钟汉;余水生;赵耀;徐春归;张鑫;郑嵋戈;荆珏华-.斯氏针置入股骨头不同方式的生物力学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09):1313-1317
A类:
ZLW02SJA,Sawbone
B类:
斯氏针,置入,入股,不同方式,生物力学分析,不同年龄段,股骨颈骨折,骨折线,治疗策略,复位质量,股骨头坏死,内固定失效,骨科学,头颈部,力学测试,期望获得,指明方向,静态拉伸,拉伸实验,疲劳实验,力学特点,天医,医疗器械,生产型,不锈钢,前方,侧方,打入,拔出力,疲劳拉伸,拉伸测试,抗拔,中方,皮质骨,骨厚度,松质骨,大转子,行至,疲劳测试,下自,进针,股骨模型
AB值:
0.2155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