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青藏高原东北部双极性窄脉冲放电物理参数模型反演
文献摘要: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地区三维定位数据和双极性窄脉冲电场波形同步数据,基于三种模型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拟合并反演了双极性窄脉冲放电通道中电流峰值、通道尺度等特征参数,统计分析了不同传输线模型拟合得到的双极性窄脉冲的物理参数.结果表明:在基于流光-先导的准静电场传统空气热击穿机制的TL模型和MTLK模型中,相比TL模型,MTLK模型考虑了电流传输过程中能量的损耗,更符合实际;而基于准静电场相对逃逸雪崩击穿机制的MTLEI模型,相比较另两种传输线模型,表现为更窄放电通道内存在长时间随着高度呈指数递增的电流强度.三种传输线模型反演得到的电偶极矩范围为100~800 C·m,而更高处发生的双极性窄脉冲事件(narrow bipolar event,NBE)通常具有更大电偶极矩.
文献关键词:
甚高频;双极性窄脉冲事件(NBE);到达时间差法;粒子群算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彦辉;刘亚栎;金旺;闵应昌;刘银萍;赵果
作者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曲靖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曲靖 655011;中国科学院平凉陆面过程与灾害天气观测研究站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兰州 7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彦辉;刘亚栎;金旺;闵应昌;刘银萍;赵果-.青藏高原东北部双极性窄脉冲放电物理参数模型反演)[J].电波科学学报,2022(06):1007-1018
A类:
MTLK,MTLEI
B类:
青藏高原东北部,双极性,窄脉冲,脉冲放电,物理参数,参数模型,青海地区,三维定位,定位数据,脉冲电场,形同,步数,粒子群优化算法,放电通道,电流峰值,传输线模型,模型拟合,流光,静电场,热击穿,击穿机制,流传输,输过,中能量,符合实际,逃逸,雪崩击穿,电流强度,演得,电偶极矩,高处,narrow,bipolar,event,NBE,甚高频,到达时间差法,粒子群算法
AB值:
0.3225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