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术前多频稳态残余听力对人工耳蜗术后言语和听觉功能恢复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术前多频稳态残余听力对人工耳蜗术后言语和听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拟行人工耳蜗术且术前存在残余低频或高频残余听力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将38例0.5、1.0 kHz作为低频组,将40例2.0、4.0 kHz作为高频组。所有患儿人工耳蜗术后1个月开机后实施系统化言语训练。比较两组患儿干预6个月后言语识别率;干预3、6、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言语可懂度(SIR)评分、听觉行为分级问卷(CAP)评分、听觉整合量表(MAIS)评分。结果:干预6个月后,高频组单音节词、双音节词、短句识别率(70.00%,28/40;67.50%,27/40;75.00%,30/40)均高于低频组(45.00%,18/38;42.50%,17/38;50.00%,20/38),
P均<0.05。干预3、6、12个月,高频组SIR、CAP、MAIS评分均高于低频组(
P均<0.05)。
结论:与术前低频残余听力患儿相比,高频残余听力更有利于人工耳蜗术后言语和听觉功能恢复。
文献关键词:
人工耳蜗术;术前多频稳态残余听力;言语恢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冯淑仙;刘金环;王洁
作者机构: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郑州 4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淑仙;刘金环;王洁-.术前多频稳态残余听力对人工耳蜗术后言语和听觉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22(16):38-40
A类:
术前多频稳态残余听力,言语恢复
B类:
人工耳蜗术,听觉,功能恢复,郑州市,第三人,感音神经性耳聋,诱发电位,kHz,开机,言语训练,言语识别率,言语可懂度,SIR,CAP,MAIS,单音节词,双音节词,短句
AB值:
0.17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