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小儿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间歇性外斜视(IXT)采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4例IXT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观察组实施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比较两组矫正效果、斜视度数、融合功能与立体视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过矫率、欠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矫率90.48%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融合功能恢复率为64.29%,立体视恢复率为71.43%,高于对照组的40.48%、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斜视度数均较本组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斜视度数(5.29±0.30)P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4±1.18)P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分分别为(82.03±9.13)、(89.75±10.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81±10.39)、(78.96±12.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IXT应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的矫正效果较好,能改善视功能,降低斜视度数,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文献关键词:
小儿间歇性外斜视;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单眼外直肌后徙术;内直肌缩短术;视功能
作者姓名:
范玉燕
作者机构:
215200 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眼科
引用格式:
[1]范玉燕-.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小儿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22):52-55
A类:
单眼外直肌后徙术,内直肌缩短术
B类: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小儿间歇性外斜视,临床疗效分析,IXT,矫正效果,斜视度,融合功能,立体视,恢复情况,组过,功能恢复,恢复率,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视功能
AB值:
0.1392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