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化疗药物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肝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肝损伤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丹东市第一医院2019-08-23-2021-10-01接受化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一般状况、肝功能、化疗方案,体表面积、初/复治情况、是否合并肝脏疾病等资料,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红素(TBIL).并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单因素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9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共接受379例次化疗,病例组中出现药物性肝损伤138次,其中15例出现肝损伤,其严重程度为1级,123例次为肝脏生物化学检查异常,对照组为化疗后无药物性肝损伤者.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肝细胞型肝损伤患者ALT(t=-8.797,P=0.001),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患者ALP(t=-13.429,P=0.005),混合型肝损伤患者ALT(t=-21.836,P<0.001)、ALP(t=-2.855,P=0.029),生物化学检测异常型患者ALT(t=-6.842,P<0.001)、ALP(t=-10.142,P<0.001)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种肝损伤类型中,肝细胞型肝损伤患者化疗后ALT平均峰值最高(F=127.405,P<0.001)、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患者化疗后ALP平均峰值最高(F=19.100,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针对胃癌患者,不同年龄(χ2=3.899,P=0.040)、初次/多周期化疗情况(χ2=12.314,P<0.001)、性别(χ2=4.691,P=0.030)、不同化疗方案(χ2=7.785,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对肠癌患者,初次/多周期化疗情况(χ2=16.466,P<0.001)、不同年龄(χ2=4.784,P=0.029)、合并有慢性肝脏基础疾病(χ2=43.446,P<0.001)、不同化疗方案(χ2=15.159,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单因素分析筛选阳性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种(胃癌/结直肠癌)(OR=0.401,95%CI为0.197~0.816,P=0.012)、多周期化疗方案(OR=7.160,95%CI为3.107~16.498,P<0.001)、是否合并慢性肝病基础疾病(OR=15.382,95%CI为5.273~44.874,P<0.001)是化疗导致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化疗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低,以轻度肝损伤为主,部分患者化疗后肝功能异常.影响化疗药物性肝损伤相关因素为病种、是否合并慢性肝脏基础疾病、是否为多周期化疗.
文献关键词:
化疗;胃肠道肿瘤;药物性肝损伤;肝功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崔今姬;金京哲;穆振斌
作者机构: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0;丹东市第一医院肿瘤放疗科,辽宁 丹东118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2493 部队医院消化内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崔今姬;金京哲;穆振斌-.化疗药物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肝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22(19):1100-1106
A类:
B类:
胃肠道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患者,相关影响因素,丹东市,体表面积,肝脏疾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化疗药物性肝损伤,共收,生物化学,化疗后,伤者,化疗前,肝细胞,伤患,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混合型,化学检测,损伤类型,胃癌患者,多周期,周期化,不同化疗方案,基础疾病,logistics,病种,结直肠癌,慢性肝病,肝功能异常,胃肠道肿瘤
AB值:
0.1468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