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掩星观测的全球低纬地区电离层不均匀体形态分析
文献摘要:
基于气象、电离层和气候星座观测系统(Constellation ObservingSystem for Meteorology,Ionosphere and Climate,COSMIC)掩星闪烁指数观测数据,将遮掩点的位置作为电离层不均匀体出现的位置,对比分析了电离层E区不均匀体和F区不均匀体随时间、空间、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的变化.发现E区闪烁主要出现于夏季半球的中纬地区;而F区闪烁主要出现于春秋季的磁赤道和低纬地区,受到地磁场的强烈控制.除季节因素外,太阳活动对E区闪烁的影响并不是基本的,而赤道异常和赤道附近的F区闪烁受到太阳活动的显著控制:相比太阳活动低年,高年的F区闪烁强度更大,且扩展至更高的纬度.地磁扰动时,中低纬地区电离层E区闪烁的全球分布与地磁平静时相似,但是闪烁的强度总体上略有增加,尤其是凌晨时段(00:00-06:00LT);中低纬地区电离层F区闪烁的全球分布也与地磁平静时相似,但是闪烁强度明显增加,且扩展至更高的纬度,尤其是00:00-06:00LT 及 18:00-24:00LT的太平洋扇区.两者对比表明,电离层F区闪烁对地磁活动更为敏感.将COSMIC掩星与天基原位观测的闪烁出现率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掩星手段不仅可以反映全球尺度的电离层不均匀体变化特征,包括它随季节/经度、地方时、太阳活动和地磁纬度的变化,而且可以反映电离层不均匀体随高度的变化,这是以往的观测手段难以拥有的.
文献关键词:
电离层闪烁;电离层不均匀体;偶发E层;扩展F;GNSS掩星
作者姓名:
於晓;王妍;甄卫民;刘钝;蔡红涛
作者机构: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青岛266107;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武汉430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於晓;王妍;甄卫民;刘钝;蔡红涛-.基于掩星观测的全球低纬地区电离层不均匀体形态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22(04):687-698
A类:
电离层不均匀体,ObservingSystem,00LT,磁纬度
B类:
掩星,形态分析,星座,观测系统,Constellation,Meteorology,Ionosphere,Climate,COSMIC,闪烁指数,观测数据,遮掩,太阳活动,地磁活动,半球,中纬,春秋季,赤道,地磁场,季节因素,地磁扰动,平静,上略,凌晨,太平洋,扇区,天基,基原,原位观测,全球尺度,经度,地方时,电离层闪烁,偶发,GNSS
AB值:
0.2725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