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夏季强对流活动对东亚低纬电离层不规则体影响的事件分析
文献摘要:
利用海南台站和东南亚地区的多种地基和天基观测手段,对2014年7月28日夜间观测到的东亚低纬F区不规则体事件的时空变化及其物理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台站观测到了罕见的长时间持续的F区电离层不规则体,不同手段观测到的电离层不规则体存在明显的形态差异.不同台站观测到的电离层不规则体活动存在明显的差异.海南台站经度区南北异常峰附近的TEC起伏活动在日落后至午夜附近明显增强,在午夜后明显减弱.C/NOFS卫星轨迹午夜后逐渐接近于磁赤道,且处于较低高度上,几乎总会观测到弱等离子体扰动/泡的发生,与该区域地基观测的弱电离层不规则体活动存在明显的联系.SWARM卫星在黎明海南台站附近经度区仍观测到较强的赤道异常双峰结构,且西侧异常峰区附近仍存在明显的等离子体密度耗空/泡结构.海南台站西侧磁赤道区附近(中南半岛)强对流活动(MCC)激发的重力波种子扰动对东亚低纬区等离子体泡及准周期结构的产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献关键词:
东亚低纬区;电离层不规则体;多种观测;夏季;对流层强对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尚社平;史建魁;程征伟;王国军;王铮;王霄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海南空间天气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北京 10019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尚社平;史建魁;程征伟;王国军;王铮;王霄-.夏季强对流活动对东亚低纬电离层不规则体影响的事件分析)[J].空间科学学报,2022(06):1111-1121
A类:
低纬电离层,电离层不规则体,NOFS,东亚低纬区,等离子体泡,对流层强对流
B类:
对流活动,事件分析,用海,南台,台站,东南亚地区,种地,天基观测,日夜,时空变化,物理过程,形态差异,同台,经度,TEC,日落,午夜,明显增强,星轨,总会,弱电,SWARM,黎明,双峰结构,西侧,等离子体密度,赤道区,中南半岛,MCC,重力波,准周期,周期结构,多种观测
AB值:
0.2438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