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龟鳖废水处理系统中细菌群落组成及动态变化
文献摘要:
为了优化废水处理系统的菌群结构,提高水质净化效率,实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龟鳖废水处理系统的细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对细菌群落和废水水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处理单元中的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在门分类水平上,各处理单元的主要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属水平上,主要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和未分类的微杆菌科(unclassified-f-Microbacteriaceae).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废水处理系统中的细菌群落变化受水质环境因子的影响明显,其中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与总氮(TN)、氨氮(NH4+-N)呈正相关,与化学需氧量(COD)呈负相关,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与TN、NH4+-N、COD均呈正相关,Limnohabitan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等丰度排名靠前的菌属与TN、NH4+-N、COD均呈负相关.
文献关键词:
龟鳖废水;高通量测序;细菌多样性;环境因子
作者姓名:
高娜;杨坤;方婷;梁阳阳;崔凯;卢文轩
作者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水产增养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合肥 2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娜;杨坤;方婷;梁阳阳;崔凯;卢文轩-.龟鳖废水处理系统中细菌群落组成及动态变化)[J].淡水渔业,2022(01):96-102
A类:
龟鳖废水,roidota,Microbacteriaceae
B类:
废水处理系统,细菌群落组成,菌群结构,水质净化,净化效率,高通量测序技术,不同处理,处理单元,各处,细菌类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放线菌,Actinobacteriota,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Hydrogenophaga,未分类,微杆菌,unclassified,群落变化,水质环境,环境因子,中黄,总氮,TN,氨氮,NH4+,化学需氧量,COD,Limnohabitan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细菌多样性
AB值:
0.3243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