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当代中医病势概念的演变
文献摘要:
文章通过考察1至10版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诊断学全国统编教材,梳理其中有关病势的内容,发现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诊断学教材中"病势"概念的演变脉络截然不同,前者经由"病变机转、邪正关系"的下位概念向"疾病发展趋向"的近似概念演变,直至"病势"名称的确立;后者则历经由病势内容的萌芽出现直至消失的过程,这种差异与病势相关内容与在两本教材中的地位不同攸关,其中病势在前者中地位较高是比重较大,而在后者中地位渐低则与证内涵的变化有关.即从"证除涵盖病位、病因及病性之外,亦包含病势"至"任何复杂的证仅由病位、病性两大基本要素构成"的转变,从而导致病势概念的边缘化.
文献关键词:
病势;中医概念;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詹杰;傅巧瑜;王章林;李明珠;李永;李书楠;李灿东
作者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 3501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詹杰;傅巧瑜;王章林;李明珠;李永;李书楠;李灿东-.当代中医病势概念的演变)[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06):868-871
A类:
B类:
当代中医,医病,病势,通过考察,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统编教材,截然不同,下位,疾病发展,发展趋向,近似概念,概念演变,种差,两本,攸关,渐低,病位,基本要素,要素构成,边缘化,中医概念
AB值:
0.3288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