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论治门脉高压性肠病腹泻
文献摘要:
肝硬变门脉高压性肠病腹泻病势缓,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本病病因多样,内因是肝积、鼓胀久病体虚,外因为饮食所伤、情志失调、感受湿热或寒邪等.本病病机复杂,多由肝脉瘀阻,气机不畅,肠络血瘀,水湿外溢;复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水湿下注所致."平治于权衡"是中医学整体观和平衡观的体现,即平调阴阳的偏盛偏衰,补偏救弊,虚者补之,结者散之,滞者行之,使机体归于"阴平阳秘"的状态.肝硬变门脉高压性肠病腹泻在辨治时常采用疏肝扶脾、益气补脾、温肾健脾等法以平调阴阳、脏腑、虚实、寒热的偏胜偏衰,达到运脾祛湿止泻之目的 .
文献关键词:
肝硬变门脉高压性肠病腹泻;"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
作者姓名:
姚肖肖;马素平
作者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姚肖肖;马素平-.基于"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论治门脉高压性肠病腹泻)[J].中医学报,2022(03):511-515
A类:
肝硬变门脉高压性肠病腹泻
B类:
平治,去宛陈莝,论治,腹泻病,病势,反复发作,本病,内因,肝积,鼓胀,久病,病体,体虚,外因,所伤,情志失调,湿热,寒邪,气机不畅,血瘀,水湿,外溢,脾失健运,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下注,中医学,医学整体观,平衡观,平调阴阳,补偏救弊,归于,阴平阳秘,辨治,疏肝,益气,补脾,温肾健脾,脏腑,寒热,运脾,祛湿,止泻
AB值:
0.4720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