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两种不同促排卵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对比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1年7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治疗的273个周期,根据所用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分为拮抗剂组(138个周期)和黄体期促排卵组(135个周期),比较两组促排卵结局、实验室相关指标及临床妊娠结局。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
xˉ±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
结果:两组的年龄、体质指数(BMI)、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基础窦卵泡计数(AFC)、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基础黄体生成素(LH)、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921、1.018、1.902、1.846、-0.775、-0.064、1.552、1.149、0.896,均
P>0.05);与拮抗剂组相比,黄体期促排卵组扳机日LH[(3.74±3.20)IU/L比(6.44±6.18)IU/L]、扳机日雌二醇(E2)[(2 561.03±2 120.72)pmol/L比(3 842.46±3 563.95)pmol/L)]、获卵数更低[(3.20±1.95)枚比(4.21±2.66)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306、3.432、3.345,均
P<0.05),而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更高(
χ2=4.023、8.874,均
P<0.05)。
结论: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中也可获得较理想的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
文献关键词:
黄体期促排卵方案;拮抗剂方案;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薛如梅;袁玉影;温哲玲;孙洪亮;张冬梅
作者机构: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滨州 2566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薛如梅;袁玉影;温哲玲;孙洪亮;张冬梅-.两种不同促排卵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对比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19):2744-2748
A类:
黄体期促排卵方案
B类:
不同促排卵方案,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移植结局,结局对比,拮抗剂方案,滨州,vitro,fertilization,IVF,促排卵结局,实验室相关指标,临床妊娠结局,正态分布,单因素方差分析,Fisher,精确性,体质指数,抗缪勒氏管激素,AMH,窦卵泡计数,AFC,不孕,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促性腺激素,Gn,扳机日,IU,雌二醇,E2,pmol,获卵数,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较理想,临床妊娠率
AB值:
0.2352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