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外泌体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外泌体是细胞主动分泌的囊泡样物质,可以转运蛋白质、细胞因子以及微小核糖核酸等物质参与细胞间通讯等过程,进而发挥调控相应受体细胞功能的作用。细胞在受到一定刺激时,分泌的外泌体数量以及转运物质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急性心肌梗死后通常通过溶栓或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实现再灌注治疗,而再灌注后心肌损伤是血管再通后的常见现象,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尚无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的防治措施。研究发现,外泌体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反应、血管再生、氧化应激、心室重塑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因此具有巨大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文献关键词:
外泌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炎症;氧化应激
作者姓名:
李昕玺;刘长梅;祝慧;翟淼浡;商雪;赵嘉昊;徐会圃
作者机构: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滨州 256600;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滨州 256600
引用格式:
[1]李昕玺;刘长梅;祝慧;翟淼浡;商雪;赵嘉昊;徐会圃-.外泌体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14):1955-1958
A类:
B类:
外泌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囊泡,转运蛋白,微小核糖核酸,细胞间通讯,应受,体细胞,细胞功能,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灌注治疗,后心,心肌损伤,血管再通,炎性反应,血管再生,心室重塑,心肌细胞凋亡,临床应用价值,心肌保护
AB值:
0.1857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