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学院背景下的传统人物造像古法新探
文献摘要:
在当下文化多元丰彩的背景下,如何根植于本土文化脉络,创作出具有东方意蕴的雕塑作品?在学院雕塑的背景下,如何回归和深入中国传统的人物雕塑?中国传统的人物雕塑可以溯源到古代原始艺术,随后的历朝历代亦是经典纷呈,时代特点变化鲜明.但传统雕塑不同于传统绘画,这里更多是无名无姓匠人或者百工合作的模式化结果.时至20世纪初,中国的现代雕塑艺术的开启与现代艺术院校的建立和发展,其中人物雕塑因学院雕塑的历史原因,即基于留法派到留苏派,均以写实雕塑为基础和艺术手段,彰显了人物雕塑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学院雕塑注重科学严谨和现代形式的创新与个性,这种脉络的主体是西方艺术体系.然而中国社会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中国自身文脉的诸多文化形式不断得到发展,适应了新的时代.中国古典的建筑环境与场所的复兴,再次为人类精神的迷茫提供了清涤,为身体的劳顿给予了舒解,重启了适应新时代的古老智慧.这种古老文化的正信也促进了古典建筑的恢复,带动了传统雕塑的发展,最终也使得学院艺术与传统艺术综合为新时代传统人物艺术的发展推波助澜.
文献关键词:
传统造像;人物雕塑;传承与创新
作者姓名:
王明青
作者机构: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明青-.学院背景下的传统人物造像古法新探)[J].传奇故事,2022(16):16-18
A类:
清涤,传统造像
B类:
古法,文化多元,元丰,根植,本土文化,文化脉络,东方意蕴,雕塑作品,人物雕塑,原始艺术,历朝历代,纷呈,时代特点,传统雕塑,传统绘画,无名,匠人,百工,模式化,现代雕塑艺术,现代艺术,艺术院校,历史原因,留法,派到,留苏,写实,艺术手段,当代社会,科学严谨,西方艺术,传统中国,文脉,文化形式,建筑环境,迷茫,劳顿,舒解,重启,古典建筑,传统艺术,推波助澜,传承与创新
AB值:
0.4508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