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资源环境与工程》
本刊是一本以关注资源、环境与工程,推动地质勘查、工程勘察发展为己任的面向基层生产、科研单位的地球科学综合性科技期刊(双月刊)。《资源环境与工程》主要刊登湖北地区地学以及边缘相关学科方面的研究论文和湖北地学界在省外和国内的学术成果,同时也报导省外、国外学者对湖北地矿业的研究成果。欢迎省内外作者提供基础地质研究、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资源管理与地矿经济、旅游地质、农业地质、岩土工程与勘察、矿产开发利用、矿业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等方面的论文。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双月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0.76
国内刊号:42-1736/X
国际刊号:1671-1211
♦ 主要栏目:资源管理 资源勘查 土木工程 环境地质 方法技术 资源经济
♦ 获奖情况: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普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 主办单位:湖北省地质学会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南局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联系方式
主编:马元
电话:027-83592400
邮编:430034
邮箱:zyhjygc@163.com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古田五路9号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ree.hubgs.com, 不接收渠道其他稿子;

2、初审时间:15天;

3、字数要求:字数6000字以上;

4、刊内QQ:386256064,904728343


                                             

 

《资源环境与工程》投稿指南

【官网信息】

 

投稿前请仔细阅读“投稿指南”,详细了解投稿要求。

一、投稿方式

本刊采取在线投稿,拒收其它方式投稿。

1. 登录官网http://ree.hubgs.com。

2. 点击“下载中心”,阅读“投稿指南”、“论文模板”、“版权协议”。

3. 点击“作者投稿”,登录进入个人界面,如初次使用请先注册账号。

4. 点击“向导式投稿”,按流程完成投稿。

5. 想了解稿件状态,请在个人界面查询,如确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电话咨询编辑部。

二、投稿约定

1. 论文发表后,版权即属编辑部所有,具体见官网下载中心“版权协议”。

2. 本刊为约稿稿件、高质量的原创性和首发性成果稿件设立绿色通道,优先发表。

3. 作者保证稿件为原创作品,本刊严禁一稿多投、重复内容投稿和抄袭他人论文等现象,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将进行退稿、实名通报处理,相关责任由作者承担。

4. 稿件应认真执行保密法、计量法和著作权法,特别要注意不能涉及国家保密问题,涉及国界的图件应采用国家正式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图。

5. 稿件文责作者自负,编辑部对稿件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实质性内容在征得作者同意修改。

6. 编辑部自收稿之日起,一般在半个月内安排初审和专审;作者收到修改通知后,请在1个月内将稿件修回,如有困难请及时告知编辑部,若长期不修回将作退稿处理;一般在3个月内决定稿件是否录用,如果超过3个月未收到任何通知,请联系编辑部查询;如果收到修改函和录用通知,未经编辑部同意,不得另投他刊。

7. 本刊出版物包括纸质杂志、网站、微信公众号、学术数据库等印刷、电子、多媒体、网络及其它形式。

8. 本刊收取稿件版面费(专门来源稿件不收版面费),请勿自行打款;在论文录用后编辑部会联系作者缴纳版面费(户名: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帐号:42001868652053000172;开户行:建行武汉世贸支行;汇款时请备注“版面费+第一作者姓名”,以便查询)。

三、稿件格式

1. 稿件格式见官网下载中心“论文模板”。

2. 作者须认真校对稿件后投稿,来稿需上传电子文档(*.doc、*.docx)和照片、图件源文件(插图请用CorelDRAW14清绘)。

3. 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须结构完整,字数6000字以上。

4. 文题要求精炼准确,一般在25字以内。

5. 作者应是直接参与研究工作或对其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成员,严禁与论文无关人员挂名,需列出作者工作单位全称及所在省份、城市和邮政编码。

6. 作者简介包括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应列出作者名、出生年份、性别、职称、学位、专业、从事工作或研究方向、E-mail 地址;如有资助项目,请著注明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7. 摘要包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通过准确、量化、简洁的文字表述,字数一般为300字左右,达到通过阅读摘要即可大致获取全文必要信息的效果;英文摘要应准确、规范翻译;关键词提供3~8个为宜。

8. 正文务求资料翔实、逻辑严密、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准确,引用他人观点、论述、数据等须用[]标出,并在参考文献中反映;要重视引言的撰写,引言应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说明研究背景、选题目的和研究问题;二是综述和评述前人工作,开展对比分析;三是简述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并指出理论与现实意义。

9. 插图、表格应具有自明性,力求简明清晰、随文出现;引用或套用图件须标注参考文献;插图大小不超过23 cm×16 cm,文件格式为JPG、GIF、BMP、TIF,图名置于插图之下;表格用三线表,表名置于表格之上。

10. 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和地名要前后文统一;数字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1988年、20世纪90年代等;计量单位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执行;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特别要注意大小写、正斜体、上下标的书写。

11.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参照《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7714-2015)》;必须是公开发表且实际引用的,采取顺序编码,数量宜在20篇以上,其中应有《资源环境与工程》近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1] 张某三, 李某四, 王某五, 等. ×××专著[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21.

[2] 张某三, 李某四, 王某五, 等. ×××报告[R] . 武汉:湖北省地质调查院,2021.

[3] 张某三. ×××学位论文[D].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1.

[4] 张某三, 李某四, 王某五, 等. ×××期刊论文[J]. 资源环境与工程,2021,35(1):1-5.

[5] 张某三, 李某四, 王某五, 等. ×××论文[C].//编者.十三五×××论文集. 北京:地质出版社,2021.

[6] 张某三, 李某四, 王某五, 等. ×××期刊论文[J/OL].(文献发表日期2021-02-01) [引用日期2021-02-01]http://www.abc.com/def/123456.html.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规范:DZ/T 0000—2021[S] . 北京:地质出版社,2021.

[8] 其它非上述著录,请参照有关规范执行或尽量详细列出有关载体和文献的版权位置特点。

12. 引用他人未发表的资料或协作成果应征得有关方面的同意,并以脚注方式按顺序注于当页下脚,格式为:?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普查报告,2021.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