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百色学院学报》
本刊于1988年创刊,至1998年第3期为内部刊物,1998年第4期准公开出版发行。从1988年至2002年的学报为季刊,从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本刊以树立精品意识为办刊导向,坚持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和地域性,为高校教师、科研人员提供发表学术论文的园地。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双月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0.23
国内刊号:45-1355/Z
国际刊号:1673-8233
♦ 主要栏目: 民族学 人类学 社会学研究 哲学 史学 法学 经济学研究 语言
♦ 获奖情况:2002年获第二届广西高校学报评优一等奖,2002年获全国第二届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质量进步社科学报,2001年获广西第四届优秀社科期刊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普刊
♦ 主管单位:百色学院
♦ 主办单位:百色学院
联系方式
主编:卞成林
电话:0776-2848267
邮编:533099
邮箱:bsxb@163.com
地址:广西省百色市中山二路21号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邮件主题:姓名+题目)。

2、刊内网址:http://MZSF.chinajournal.net.cn

3、刊内邮箱:bsxb@163.com

4、刊内电话:0776-2848267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28日出版。

6、咨询过编辑部不收版面费审稿费,欢迎投稿。

             2022223日星期三

                          


《百色学院学报》邮箱自动回复

2022223日信息】

 

尊敬的作者:

您好!感谢您对《百色学院学报》的支持,您的来稿已收到。本刊的审稿周期为1个月(寒暑假期间会有所延期),若在此期间未收到本刊编辑信件,即视为不用。请作者及时改投他刊。由于人手有限,本刊不再发送退稿通知,敬请谅解。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知网及其他数据库平台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传播本刊全文。各数据库平台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本刊将其折合成样刊赠送作者。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作者不同意上述声明,来稿时请予以说明。

本刊未启用在线投稿系统,本邮箱为本刊投稿邮箱,联系方式:0776-2848267。感谢您对本刊的支持!

《百色学院学报》编辑部

 

《百色学院学报》来稿须知

202106期信息】

 

《百色学院学报》坚持三个面向双百方针,我们热忱欢迎校内外专家、学者一如既往地惠赐稿件。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各数据库平台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本刊将其折合成样刊赠送作者。作看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作者不同意上述声明,来稿时请予以说明。作者来稿时敬请遵照以下格式:

1.篇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副标题除外),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单位:作者姓名、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邮政编码。

3.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为主语),以300字左右为宜。

4.关键词:38个,以分号相隔。

5、基金项目:获得基金赞助的论文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置于首页页脚。

6.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省、市或县)、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文内标题:要简洁、明确,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1(1)1)

8、数字用法: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用汉字,并以圆括号加注公元纪年;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的概数,采用汉字。

9.表格:采用三线表,表内数据一律为阿拉伯数字,表序与表题居中置于表格上方。

10.参考文献:依照新版《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15)对引文作者、出处、版本等详细情况的注明。

(1)专著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期刊文章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刊名,年、卷、期.

示例:[2]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

(3)报纸文章格式: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4)电子资源(不含电子专著、电子连续出版物、电子学位论文、电子专利)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EB/OL].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电子资源必备).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电子资源必备).

示例:[4]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进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200112190019.html

(5)同一专著、论文集、期刊、报纸文章,一律只用一个序号,页码统一标注于文章中相应序号之后。

示例:“……特别是善于把比较对象放在不同层次的系统中加以考察,从而对它们的价值、意义以及历史地位等做出恰当的评估。”[1](P376)

11.注释:用于对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置于页脚。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