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自然辩证法研究》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期刊。研究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方法论等理论问题,探讨当代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注重对最新国内外科学技术成果的哲学探索和对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辟有科技思想史、专题研究、读书与评书等栏目。读者对象为哲学、理论、管理、科技工作者和自然辩证法教师以及关注本领域的研究人员。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月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0.81
国内刊号:11-1649/B
国际刊号:1000-8934
♦ 主要栏目:获奖情况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哲学类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三次)
♦ 获奖情况: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哲学类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三次)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CSTPCD,CSSCI,北大核心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联系方式
主编:殷瑞钰
电话:010-6214248768598475
邮编:100045
邮箱:zrbzhfyj@sina.com
地址: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zrbz.cbpt.cnki.net/

 (202303期)

3、出刊日期:月刊,每月18日出版。

202347日星期五

                

 

《自然辩证法研究》征稿启事

202303期信息】

 

本刊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刊、CSSCI哲学类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目录自然科学总论期刊,科技哲学学科的专业性、理论性刊物,是探讨科学、技术、哲学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术杂志。本刊坚持以引领自然辩证法界的学术发展为己任,鼓励学科交叉研究,热诚欢迎海内外学人和作者踊跃投稿,来稿须知如下:

1.本刊接受网络投稿。投稿网址:https://zrbzcbptcnki.net/

2.本刊设有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科技思想史等栏目,并围绕学术界的前沿问题开辟专栏,来稿请参照相应栏目的学术要求和体例撰写。

3.来稿格式规范请参照投稿界面中的“投稿须知”和“《自然辩证法研究》论文规范要求”;格式规范不符合本刊要求者,按退稿处理。

4.来稿一般以12000左右字符数为宜:中文摘要200-300;关键词3-5;英文标题、摘要需使用标准的词汇和规范的语法,避免按中文字面意义逐字翻译。

5.本刊实行同行评议和三审制,强调学术质量和有价值的见解,欢迎经过作者潜心研究而完成的有新材料、新观点、新创造的论文。

6.作者应对文稿高度负责,恪守科学道德和科研伦理规范,如发现有抄袭、剽窃、造假等科研不端行为,本刊将依规调查处理。

《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


《自然辩证法研究》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请投稿作者参照本刊格式要求投稿,并注明联系地址,邮箱和电话,以便本刊及时和您取得联系。论文规范模板请在首页下载中心处下载。凡投稿存在以下情况之一,将按退稿处理:

1.格式规范不符合本刊规定;

2.本刊规定,一年内每位作者(不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或第三作者)只能在本刊发表稿件一篇,投稿者已有其他稿件处于正在审稿或等待刊发的状态时,将不再接受作者再次投稿。

投稿要求如下:

1. 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和各级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词、代号等。

2. 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学位、职称和主要研究方向。

3. 基金项目:

文章如系某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应于篇首页地脚处注明基金项目标准名称,并在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4. 中文摘要:

一般控制在200-300字,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论等。

5. 英文摘要:

此项置于文章的最后面,包括英文题目、作者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名在后)、作者单位全称、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6. 关键词:

每篇文章可选35个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词组或术语。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7. 文:

正文须求实创新,论点新颖、明确,语言通顺,文字精炼,切忌空谈、抄袭。篇幅一般在8 000字左右。

8. 参考文献:

引用公开发表的文献、内部资料、待发文献时需明确注明各项著录信息。严禁做伪注。著录格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列于文后,并在文中相应位置加注序号,作者最多标3名,余下用代表。其著录格式如下:

刊:作者.论文题目[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著: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著: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作者.论文题目[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作者.论文题目[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

告:作者.题名,报告代码及编号[R].地名:责任单位,年份.

籍:作者.篇名,书名[M].版本. 公元年历(出版朝代年号):起止页码.

纸:作者名.文章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电子文献:作者.文章名[EB/OL][原发表日期](引用日期).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