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本刊是共青团中央主管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中国青年理论与实践的权威性刊物。本刊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立足中国青年理论与实践,以青年问题、青年工作及青年最关心的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法律、文化教育等为主题,汇萃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服务于国内各级青年政策的制定与青年工作者、修正业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员工。近年来,学报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转载率连年达到40%,获得学术界评定的多个奖项,相关媒体作了报道。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双月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2.11
国内刊号:10-1318/C
国际刊号:2095-9796
♦ 主要栏目:青年共青团工作 政治思想理论 经济学研究 哲学研究 法学研究 社会与社会工作 文学与新闻传手学 教学研究
♦ 获奖情况: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政治学类核心期刊 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北京高等学校社科学报一等奖,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CSTPCD,CSSCI,北大核心
♦ 主管单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联系方式
主编:林江
电话:010-88567282
邮编:100089
邮箱:zqxb@vip.163.com
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25号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刊内网址:http://xb.cyu.edu.cn

 (202301期)

3、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10日出版。

4、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2023329日星期三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投稿方式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21-05-17 20:26

校内作者投稿时,请将电子稿通过RTX 发送至学报编辑部;校外作者投稿时,请将电子稿发至zqsk@vip.163.com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欢迎订阅 敬请赐稿

202301期信息】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简介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主办。本刊为教育部名刊、名栏、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名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在学界与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本刊坚持学术需要创新、创新需要青年的理念,针对青年发展和青年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同时研究青年与青年所关注的社会问题,突出共青团与青年特色,强化政治性、学术性、专业性、学科性,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内容丰富深刻,视角新颖独特,是青年研究者和青年工作者必读的一本期刊。

主要栏目

特别观察 青年理论 共青团与青年工作

青年思想与教育 青少年与社会发展 青少年与法治

订阅信息

刊期:双月刊

发行方式:国内外公开发行(免费邮寄),亦可到当地邮局或联系本刊订阅

订阅地址:《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编辑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三层)

邮编:100089电话、传真:(01088567282

电子邮箱:zqsk@vip.163.com网址:http://xb.cyu.edu.cn/

声明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等,并按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规定支付作者相应稿酬。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来稿须知

【官网信息】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是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坚持学术需要创新、创新需要青年的理念,针对青年发展和青年问题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同时研究青年与青年所关注的社会问题,突出青年特色和学术性、专业性、学科性,2015 年更名后内容更加丰富,信息量更加宏大,研究领域更加宽泛,视角更加新颖。为方便广大作者投稿,现将有关投稿事宜通告如下。

1. 文章篇幅一般在8000—12 000字为宜,请在正文前写出该文的摘要(说明文章的主要观点,200300 字)及关键词35个。

2. 请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和二级部门、职务、职称、最后学历及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

3. 现投稿方式)校内作者投稿时,请将电子稿通过RTX 发送至学报编辑部;校外作者投稿时请将电子稿发至zqsk@vip.163.com (为便于稿件的分类、筛选和加快审稿进度,请在邮件标题的开头注明稿件欲投的栏目名称;本刊目前主要设置青年理论”“共青团与青年工作”“青年思想与教育”“青少年与社会发展”“青少年与法治等栏目)。

4. 本刊反对一稿多投,若由于作者原因造成一稿多发,将予以严肃追究。

5. 编辑部对来稿有权做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来稿一律不退,如3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恕不再保存和通知。

6.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国内多家数据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传播本刊全文,著作权使用相关费用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凡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刊上述行为。

7. 引文务必核对准确,作为参考文献放至文章结尾处。中文规范如下:

1)报刊: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所载报刊的名称、期号、日期等。例1:[1]成海军:《中国的特殊儿童收养服务》,载《社会福利》,2004 年第8期。例2:[2]张传亚:《证人出庭率低症结何在》,载《光明日报》,2000 12 26 日。

2)著作:著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如是译作,请注明译者姓名。例1:[1]胡 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 年版,第7页。例2:[2]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版,第351 页。英文及其他文种的引文从该文种标注习惯。

8. 如对文中某些内容进行解释或说明,请在当页页脚标注,并用序号如①②排列。

2020-04-29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