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认识·理解·体验·感悟——例谈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
文献摘要:
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是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素养的基础上展开的,体现的是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体现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三个素养的内在意识与外显行为[1].历史教学中运用对比的方法能有效活化学生的历史思维,对零碎复杂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有较系统和更深刻的认识,进而能对他人的历史解释进行有理有据的评价和论证或提出自己独特的历史见解.在此,笔者尝试以"抗日战争"为例,探讨在对比中培养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的路径.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军;薛国军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军;薛国军-.认识·理解·体验·感悟——例谈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24):59-63
A类:
B类:
例谈,历史解释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思维,表达能力,外显,历史教学,零碎,历史知识,历史现象,人的历史,有理有据,试以,抗日战争,高中生
AB值:
0.3291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