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020年贵州省一次MCC特大暴雨的诊断分析
文献摘要:
该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卫星和雷达资料,通过对环流背景、云图、雷达以及物理量分析研究,对2020年6月30日贵州特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发现此次特大暴雨过程是在高空多短波槽活动、中层弱冷空气的入侵、高空急流和低层切变线长期维持以及西南暖湿气流的持续性输送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此次MCC对流云团生成于毕节市威宁县附近,在MCC的初始阶段,对流云团由块状向椭圆形发展,冷云罩面积逐步增大,云顶亮温中心不断降低;成熟阶段由椭圆形逐步扩散为多边形,云顶亮温中心维持在-80℃以下;消亡阶段冷云罩面积和云顶亮温绝对值迅速减小.逐小时短时强降雨站数与冷云盖面积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形成、成熟、消亡3个阶段分别呈现逐步上升、明显上升和迅速减小的趋势;最大小时雨量在成熟阶段与最低云顶亮温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此次特大暴雨过程中强回波基本集中在4 km以下,中低层越靠近地面回波越强,强回波接地,质心低.初始阶段强回波强度强,移速快,但生命史短,呈现单峰值分布;成熟阶段的强回波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移速慢,呈现多峰值分布.TI≥44℃的大值区长期维持,低层的暖平流和上升气流以及正涡度辐合,配合高层的冷平流和下沉气流以及负涡度辐散,为此次特大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能量和动力条件.
文献关键词:
MCC;特大暴雨;副热带高压;切变线
作者姓名:
王兴菊;罗喜平;王明欢;周文钰;蒙军;胡秋红
作者机构:
贵州省安顺市气象局,贵州 安顺 561000;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贵州 贵阳 550081;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205;贵州省气象台,贵州 贵阳 550002
引用格式:
[1]王兴菊;罗喜平;王明欢;周文钰;蒙军;胡秋红-.2020年贵州省一次MCC特大暴雨的诊断分析)[J].中低纬山地气象,2022(01):19-26
A类:
B类:
MCC,特大暴雨,诊断分析,气象观测,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环流背景,云图,物理量分析,暴雨过程,短波,中层,弱冷空气,高空急流,低层切变,切变线,线长,暖湿气流,对流云团,毕节市,威宁县,初始阶段,块状,椭圆形,罩面,云顶亮温,成熟阶段,多边形,消亡,短时强降雨,小时雨量,低云,基本集,中低层,近地,质心,回波强度,生命史,单峰,值分布,多峰值,TI,区长,暖平流,上升气流,正涡度,辐合,冷平流,下沉气流,动力条件,副热带高压
AB值:
0.3352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