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GP M/DPR数据的北疆地区降雪云宏观结构和微物理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利用GPM/DPR双频降水雷达资料、FY-2E卫星资料和地面降水实况,对新疆北部四次成熟期降雪过程的红外亮温、水平分布和垂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雪云团的云顶亮温集中在210~245 K,降雪云主要为层状云,中云对降水率贡献最大,近地面降水率多分布于0.5~2.0 mm·h-1,回波顶高主要集中在3.0~4.5 km范围内,回波顶高与近地表降水率强弱变化存在正相关;雷达反射率因子(Z)范围在22~35 dBz,强回波中心高度主要分布在1.25~4.50 km;质量加权平均直径(Dm)为1.01~1.25 mm和粒子数浓度(dBNw)为32~36的配置贡献的降水最多,对应的高度范围为2.19~2.50 km和2.13~2.67 km;近地表由碰撞-聚并过程产生的大粒子较多,近地表附近Dm达到了2.33~3.00 mm,Z和Dm朝地面几乎恒定或稍有增加,Z和Dm数值大小与地表降水量变化呈正相关特征.
文献关键词:
双频降水雷达(DPR);降水垂直结构;回波顶高;滴谱参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智敏;施丽娟;汪会;殷占福;李圆圆;冯婉悦
作者机构: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北京 10008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乌鲁木齐 830002;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北京 10008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中心,乌鲁木齐 83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智敏;施丽娟;汪会;殷占福;李圆圆;冯婉悦-.基于GP M/DPR数据的北疆地区降雪云宏观结构和微物理特征分析)[J].气象,2022(09):1140-1152
A类:
dBNw,滴谱参数
B类:
DPR,北疆地区,降雪,宏观结构,微物理特征,GPM,双频,水雷,FY,2E,卫星资料,地面降水,降水实况,新疆北部,成熟期,红外亮温,水平分布,垂直结构特征,云团,云顶亮温,层状云,中云,回波顶高,近地表,雷达反射率因子,dBz,加权平均,平均直径,Dm,数浓度,并过,大粒子,降水量变化,降水垂直结构
AB值:
0.3833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