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福建冰雹云三维闪电及双偏振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为了深入认识冰雹云中闪电的演变特征及云物理机制,利用VLF/LF三维闪电监测资料,结合S波段双偏振雷达、地面观测等资料,采用统计、对比方法,对福建2017—2020年31个冰雹单体闪电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雹前闪电频数峰值约有2/3在50次·(6 min)-1以上,80%冰雹云地面降雹出现在闪电峰值后的3~25 min;降雹前总闪电频数出现跃增,70%雹暴单体频数平均递增率达4次·min-1以上,闪电快速跃增提前于降雹前6~40 min;云闪频数在成熟阶段最多,发展阶段最少;冰雹单体三个阶段云闪集中分布在2~6 km高度层;差分反射率因子(Zdr)、相关系数(CC)等参数及粒子相态识别分析表明雹云降雹前融化层以上由冰雹和霰组成,融化层下由干、湿冰雹和雨粒子组成,低层则主要由湿冰雹和中大雨粒子组成;闪电频数、正地闪或正云闪占比率与回波强度、最强回波高度、强回波伸展高度呈正相关.结合了闪电资料与双偏振雷达参量,为识别冰雹云体演变及雷电预警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冰雹;三维闪电;双偏振雷达;识别预警
作者姓名:
阮悦;黄慧琳;魏鸣;潘佳文;陈秋萍
作者机构:
福建省灾害性天气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01;福建省气象台,福州 350001;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福州 35000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44;厦门市气象局,厦门 36101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阮悦;黄慧琳;魏鸣;潘佳文;陈秋萍-.福建冰雹云三维闪电及双偏振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气象,2022(04):442-451
A类:
B类:
冰雹云,三维闪电,双偏振雷达回波特征,云中,演变特征,云物理,物理机制,VLF,监测资料,波段,地面观测,比方,闪电特征,频数,数峰,地面降雹,数出,雹暴,递增率,云闪,成熟阶段,高度层,差分反射率因子,Zdr,CC,粒子相态,识别分析,融化层,子组,低层,大雨,正地闪,回波强度,回波高度,伸展,参量,云体,雷电预警,识别预警
AB值:
0.3214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