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围绝经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危险因素及风险模型构建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冲动行为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模型构.方法 纳入2020年3月—2022年3月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病房收治的128例围绝经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冲动行为组(74例)和无冲动行为组(54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特征,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明确影响患者发生冲动行为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明确所构建风险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同无冲动行为组相比,冲动行为组患者居住于农村、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既往暴力史、有既往自我伤害史、发作时被害妄想、不按医嘱规律服药以及抗精神类药物方案调整的比例均显著升高(均P<0.05).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OR=5.22)、既往有暴力史(OR=5.12)、既往有自我伤害史(OR=5.84)、发作时被害妄想(OR=3.51)及未按医嘱规律服药(OR=6.30)是围绝经期精神分裂症妇女发生冲动行为的危险因素,其在模型中对应的分值均为1分.当患者总分>3分时,该模型预测围绝经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冲动行为的曲线下面积为0.9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5%和83.3%.结论 文化程度低下、既往有暴力、自我伤害史、发作时有被害妄想及未按医嘱规律服药是围绝经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冲动行为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风险模型有助于识别高危患者,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文献关键词:
围绝经期;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危险因素;风险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姚思思;沈伟虹;王小莉
作者机构: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三病区,浙江湖州31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姚思思;沈伟虹;王小莉-.围绝经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危险因素及风险模型构建)[J].中国妇幼保健,2022(23):4522-4525
A类:
B类:
围绝经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行为危险因素,风险模型,月湖,湖州市,第三人,医院病房,多因素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预测效能,文化程度,暴力,自我伤害,被害,妄想,医嘱,规律服药,精神类药物,高危患者,临床应用前景
AB值:
0.1385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