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伴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方法和高危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伴慢性子宫内膜炎(CE)诊断方法和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收诊的URSA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5~38岁,平均(35.89±4.45)岁.探讨URSA伴CE诊断方法和高危因素.结果 在收回问卷的160例URSA患者中,有62例患者为URSA伴CE,发生率为38.75%.CE诊断分为苏木素-伊红染色(HE)和多配体蛋白聚糖(CD138)免疫组化染色,CD138免疫组化染色对CE检出率(25.81%)高于HE染色(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4,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46.00%vs.26.67%)、体质指数>18.5 kg/m2(50.65%vs.31.33%)、流产次数>2 次(52.56%vs.25.61%)、病程>2 年(47.94%vs.31.03%),有内分泌失调(25.00%)、宫腔粘连(32.35%)、子宫内膜息肉(24.14%)、子宫畸形(60.00%)、黏膜下肌瘤(66.67%)、子宫充血(33.33%)及子宫内膜间质水肿(43.48%)患者发生URSA伴CE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799、6.184、9.176、4.399及4.308,均P<0.05).URSA与停经、文化程度及糖尿病史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URSA为因变量(未发生URSA伴CE=O,发生URSA伴CE=1),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分析的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流产次数、病程、内分泌失调、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畸形、黏膜下肌瘤、子宫充血及子宫内膜间质水肿为发生URSA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年龄、体质指数、流产次数、病程、内分泌失调、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畸形、黏膜下肌瘤、子宫充血及子宫内膜间质水肿为影响URSA的高危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及时确定检查治疗方案,减少URSA发生.
文献关键词:
慢性子宫内膜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诊断方法;高危因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杜珂珂;严育宏;廖鸿力;赵静
作者机构:
温州市中心医院妇科,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浙江温州32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杜珂珂;严育宏;廖鸿力;赵静-.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伴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方法和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2(22):4230-4233
A类:
B类: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高危因素分析,URSA,CE,温州市,中心医院,收回,苏木,木素,伊红,HE,蛋白聚糖,CD138,免疫组化染色,x2,体质指数,流产次数,内分泌失调,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畸形,黏膜下肌瘤,充血,子宫内膜间质,停经,文化程度,糖尿病史,因变量,logistic,定检
AB值:
0.1513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