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早期针刺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对剖宫产术后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早期针刺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对剖宫产术后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5年8月-2018年8月于台州医院接受剖宫产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在分娩前2个月予以盆底肌功能训练,3次/d,15~20 min/次,训练持续至分娩后30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拔除尿管前1周进行针刺疗法,1次/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产妇治疗5周后盆底肌张力分级,对比两组产妇治疗前后尿道最大测量压(PMU)、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Qmax)、尿道最大闭合压力(PMUC)及Valsalva漏尿点压(PVLP),对比两组产妇不同时期(妊娠期、产后5周、产后5个月)尿失禁发生情况及夜尿次数.结果 观察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治疗5周后盆底肌张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产妇PUM、BC、PQmax、PMUC及PVLP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UM、BC、PQmax、PMUC及PVLP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与产后5周尿失禁发生率37.50%、22.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2.50%、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5个月失禁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25.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夜尿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5周及产后5个月的夜尿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盆底肌训练效果,预防剖宫产术后尿失禁,且能够在提升盆底肌肉的支撑力,增强控尿能力.
文献关键词:
盆底肌康复训练;针刺;尿动力学;盆底肌张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娄晖晖;林文华;金冰青;李卫林
作者机构:
台州医院日间病房,浙江台州317000;台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浙江台州318000;台州医院老年医学科,浙江台州317000;台州医院泌尿外科,浙江台州317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娄晖晖;林文华;金冰青;李卫林-.早期针刺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对剖宫产术后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2(17):3154-3156
A类:
B类:
盆底肌康复训练,剖宫产术后,术后尿失禁,尿动力学参数,台州,产妇,分娩前,盆底肌功能训练,分娩后,拔除尿管,行针,针刺疗法,盆底肌张力,尿道,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流率,逼尿肌,PQmax,闭合压力,PMUC,Valsalva,漏尿,PVLP,妊娠期,夜尿次数,治疗总有效率,PUM,后观,盆底肌训练,训练效果,盆底肌肉,支撑力,控尿能力
AB值:
0.2125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