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匹配重组的针刺治疗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的二次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对针刺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二次分析,探讨研究者主观偏好对非药物疗法临床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中针刺治疗抑郁症的RCT.将原始研究中与不治疗或西药对照的常规针刺组定义为"试验针刺组",而与其他非药物治疗或特殊手法对照的常规针刺组定义为"对照针刺组".采用1:1的比例匹配的方法将抑郁类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类型、针刺治则、受试者年龄等非常相似的"试验针刺组"和"对照针刺组"进行匹配重组,比较其组间疗效差异.再分别计算所有纳入研究中"试验针刺组"和"对照针刺组"各自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将此差异进行对比分析.Meta分析均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结果 共纳入63项RCT,匹配后得到13项"新的研究".配对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针刺组"和"对照针刺组"之间HAM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AMD-17差异为2.95分,HAMD-24差异为5.55分).未进行匹配的二次分析也发现两组HAMD-17和HAMD-24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针刺在研究中的分组(试验组或对照组)不同,其缓解抑郁的效果也不同,这表明在未采用盲法时研究者主观偏好会影响针刺临床试验的结果.
文献关键词:
抑郁症;针刺;随机对照试验;盲法;实施偏倚;监测偏倚;二次分析;Meta分析
作者姓名:
王瑞婷;崔灵珺;刘建平;韩梅;费宇彤;曹卉娟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循证中医药研究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瑞婷;崔灵珺;刘建平;韩梅;费宇彤;曹卉娟-.基于匹配重组的针刺治疗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的二次分析)[J].中医杂志,2022(16):1538-1546
A类:
实施偏倚,监测偏倚
B类:
配重,针刺治疗,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二次分析,RCT,探讨研究,主观偏好,非药物疗法,临床试验,原始研究,不治,西药,药对,常规针刺,非药物治疗,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治则,疗效差异,计算所,RevMan5,盲法
AB值:
0.2189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