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仿野生与平栽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差异的分子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系统比较分析不同生长年限下仿野生与平栽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差异及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筛选出影响上述黄芪甲苷含量差异的关键酶基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黄芪甲苷含量测定;基于Illumina HiSeq和PacBio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已构建的蒙古黄芪转录组数据库(RNA-Seq),筛选出与上述黄芪甲苷含量差异相关的酶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并对相关酶基因的RNA-Seq与RT-qPCR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趋势分析.发现一至四年生仿野生黄芪(IWA)与一至二年生平栽黄芪(CA)中黄芪甲苷含量变化趋势与RNA-Seq、RT-qPCR基因变化趋势相同,其中二年生IWA较一年生呈下降趋势,三年生IWA较二年生呈上升趋势,四年生IWA较三年生呈下降趋势,且一年生CA高于二年生.另五年生IWA的黄芪甲苷含量高于六年生,与RNA-Seq、RT-qPCR结果不同.该文初步阐明一至四年生IWA与一至二年生CA的黄芪甲苷含量差异与其合成途径中的上中游基因(MVK、CMK、PMK、MVD、SS)紧密相关,该结果将对黄芪药材生产种植实践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文献关键词:
蒙古黄芪;不同生长方式;黄芪甲苷;相关性分析;趋势分析
作者姓名:
雒阳阳;张璇;张福生;李慧娟;张建琴;杜冠华;秦雪梅
作者机构:
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06;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雒阳阳;张璇;张福生;李慧娟;张建琴;杜冠华;秦雪梅-.仿野生与平栽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差异的分子机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2(13):3463-3474
A类:
IWA
B类:
仿野生,蒙古黄芪,中黄,黄芪甲苷含量,含量差异,生长年限,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HPLC,含量测定,Illumina,HiSeq,PacBio,高通量转录组测序,转录组数据,异相,qPCR,四年生,生黄芪,二年生,生平,CA,含量变化,中二,一年生,三年生,六年,合成途径,上中游,MVK,CMK,PMK,MVD,SS,黄芪药材,生产种植,不同生长方式
AB值:
0.2587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