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15年中国子宫内膜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2015年子宫内膜癌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通过数据质量审核和评估,纳入2011—2015年各年份中质量控制合格的肿瘤登记数据,提取子宫内膜癌病例。将子宫内膜癌发病病例分为子宫内膜样癌、非子宫内膜样癌、其他和不明确的病理类型。分地区、年龄别分层计算发病率和死亡率,结合2015年全国人口数据估计全国子宫内膜癌发病和死亡例数。根据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计算世标率。结果:2011—2015年纳入分析的质量控制合格的登记处分别为158、176、239、235和231个,登记覆盖人口约为4.88亿人,其中城市地区约2.55亿人,农村地区约2.33亿人。2015年全国估计新发子宫内膜癌53 600例,发病率为7.74/10万,世标率为5.13/10万,城市地区发病率(9.15/10万)高于农村地区(6.20/10万)。估计死亡10 700例,死亡率为1.60/10万,世标率为0.98/10万,城市地区死亡率(1.78/10万)高于农村地区(1.40/10万)。实际发病病例中,有70.92%(23 641例)为子宫内膜样癌,5.13%(1 709例)为非子宫内膜样癌,23.95%(7 982例)为其他和不明确的病理类型。全部病例发病年龄为(55.9±10.6)岁,其中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病年龄[(55.7±10.0)岁]小于非子宫内膜样癌[(57.7±10.8)岁](
P<0.001)。城市地区各病理类型的发病年龄均高于农村地区(
P<0.001)。实际死亡病例的死亡年龄为(63.9±12.5)岁,城市地区病例死亡年龄[(65.3±12.5)岁]高于农村地区[(61.4±12.2)岁](
P<0.001)。
结论:我国城市、农村地区子宫内膜癌疾病负担存在差异,应分区域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政策。
文献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发病率;死亡率;肿瘤登记;中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可欣;郑荣寿;佐晶;张思维;曾红梅;王少明;陈茹;李荔;魏文强;赫捷
作者机构:
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登记办公室,北京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妇科,北京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北京 10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可欣;郑荣寿;佐晶;张思维;曾红梅;王少明;陈茹;李荔;魏文强;赫捷-.2015年中国子宫内膜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22(26):1987-1992
A类:
B类:
国子,子宫内膜癌,死亡情况分析,数据质量,质量审核,各年,肿瘤登记,登记数据,癌病,子宫内膜样癌,非子,病理类型,分层计算,发病率和死亡率,人口数据,据估计,Segi,界标,人口结构,结构计算,登记处,处分,口约,中城,城市地区,发病年龄,中子,死亡病例,疾病负担,防控政策,子宫内膜肿瘤
AB值:
0.2259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