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抗小鼠惊厥和成分分析探讨僵蚕粉末入药的合理性
文献摘要:
目的:通过抗惊厥作用和化学成分分析探讨僵蚕古代经典"粉末入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方法:建立戊四氮急性惊厥小鼠模型,以惊厥潜伏期、惊厥发生率、死亡潜伏期和存活率为指标评价僵蚕水煎液和粉末入药的抗惊厥作用差异;采用仿生提取法模拟粉末在胃肠环境中的溶出过程,通过干浸膏得率、蛋白类成分、白僵菌素含量和水溶性小分子成分测定,分析僵蚕古代经典"粉末入药"与现代"水煎入药"两种用药形式化学成分的差异,探讨僵蚕古代经典"粉末入药"的合理性.结果:僵蚕粉末入药对小鼠的抗惊厥作用显著强于水煎液;相比水煎液,僵蚕仿生液的干浸膏得率、蛋白含量明显增加;通过SDS-PAGE分析发现,僵蚕仿生液中蛋白类成分条带信息比水煎液明显丰富;HPLC分析结果表明,仿生液中水溶性成分组成更丰富,多数色谱峰峰面积明显增加,通过HPLC-Q-TOF-MS分析确定了其中部分成分的结构.结论:该研究证实了僵蚕古代经典"粉末入药"的科学合理性,可为僵蚕临床合理用药形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僵蚕;粉末入药;小鼠;抗惊厥作用;化学成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玉杰;胡美变;何丽英;王丹;吴纯洁
作者机构: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山西晋中030619;中药炮制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晋中030619;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61113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玉杰;胡美变;何丽英;王丹;吴纯洁-.基于抗小鼠惊厥和成分分析探讨僵蚕粉末入药的合理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2(18):1851-1856
A类:
粉末入药
B类:
僵蚕,抗惊厥作用,化学成分分析,戊四氮,小鼠模型,潜伏期,指标评价,水煎液,作用差异,仿生,提取法,溶出,出过,干浸膏,得率,白僵菌素,小分子,子成分,成分测定,形式化,药对,蛋白含量,SDS,PAGE,条带,带信,HPLC,水溶性成分,成分组成,色谱峰,峰峰,峰面积,TOF,科学合理性,临床合理用药
AB值:
0.2338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