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高孔高渗型特稠油藏油水界面不统一特征及成因:以辽东湾坳陷旅大5油藏为例
文献摘要:
辽东湾坳陷新近系旅大5特稠油油藏存在储层高孔高渗,油水关系不统一,界面呈波状等特殊现象.通过油源对比、原油稠化分析、岩性相划分、孔喉类型分类等研究表明:旅大5油藏为次生油藏,原油为来自辽西南洼沙三段的低熟稠油,原油先期在东营组地层聚集成藏,受新构造运动破坏后再次运移至浅层,再次运移使低熟稠油进一步次生稠化,导致原油在浅层聚集前已稠化为次生稠油,为异常油水关系提供先决条件;研究区新近系发育辫状河相沉积,可识别出4种沉积微相、10种岩性相,沉积作用控制不同岩性相微观孔喉类型影响储层渗透性,进而决定稠油充注效能;油层间的砂砾岩储层主要为块状层理砾岩相和大型交错层理砂砾岩相沉积,喉道类型为中高排驱压力细喉道型,储层渗透率低形成物性封堵,限制次生稠油充注形成水层;次生稠油密度高、粘度大、流动性差,进入储层后难以及时和孔隙水置换形成水平油水界面,而是呈倾斜式由外部充注压力驱动"平推挤入"储层,充注过程中优先充注渗透率高的储层,充注停止后原油不再流动,此时低渗透储层未被充注,从而形成油水关系不统一、界面呈"波形"等现象.
文献关键词:
辽东湾坳陷;高孔高渗;特稠油油藏;油水界面不统一;波状油水界面;岩性相;孔喉类型;油气地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艺萌;杜晓峰;黄晓波;张藜;徐伟
作者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艺萌;杜晓峰;黄晓波;张藜;徐伟-.高孔高渗型特稠油藏油水界面不统一特征及成因:以辽东湾坳陷旅大5油藏为例)[J].地球科学,2022(05):1669-1683
A类:
油水界面不统一,低熟稠油,波状油水界面
B类:
高孔高渗,油藏油,辽东湾坳陷,旅大,新近系,特稠油油藏,层高,油水关系,面呈,过油,油源对比,原油,岩性相,孔喉类型,生油,辽西,沙三段,先期,东营组,成藏,新构造运动,运移,移至,先决条件,辫状河相,沉积微相,沉积作用,微观孔喉,渗透性,油层,砂砾岩储层,块状,层理,岩相,错层,喉道,排驱,储层渗透率,成物,封堵,水层,密度高,粘度,孔隙水,倾斜式,压力驱动,推挤,挤入,充注过程,低渗透储层,油气地质
AB值:
0.2761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