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内镜下不同术式对胃肠息肉治疗效果比较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比较内镜下不同术式对胃肠息肉治疗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胃肠息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黏膜切除组(n=47)、电凝切除组(n=47).电凝切除组接受内镜电凝切除术治疗,黏膜切除组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肠道菌群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 黏膜切除组手术时长、术后进食流食时间较电凝切除组短,术中失血量较电凝切除组少(P<0.05);术后1、3 d黏膜切除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较电凝切除组高,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水平较电凝切除组低(P<0.05);黏膜切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电凝切除组低(P<0.05);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电凝切除术治疗胃肠息肉患者,应用EMR治疗于优化围手术期指标、改善肠道菌群、降低复发风险、提升手术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
文献关键词:
胃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肠道菌群
作者姓名:
井晓辉;孙淑珍;高磊
作者机构:
嵩县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河南 洛阳 4714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河南 洛阳 47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井晓辉;孙淑珍;高磊-.内镜下不同术式对胃肠息肉治疗效果比较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2(17):3149-3151
A类:
B类:
不同术式,胃肠息肉,效果比较,肠道菌群,嵩县,组接,电凝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组手,手术时长,进食,流食,术中失血量,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风险,手术安全性
AB值:
0.1485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