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长江中游故道区高碘地下水分布与形成机理
文献摘要:
高碘地下水(碘浓度大于100μg/L)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和干旱内陆盆地,威胁近千万人口的饮水安全,但目前对湿润区河湖平原地下水中碘的分布与成因机制的认识还十分薄弱.通过采集长江中游故道区75组浅层地下水样品和7组地表水样品进行了水化学分析,查明了地下水中碘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识别了碘富集的水环境要素和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并结合4个不同位置的钻孔岩性特征探讨了沉积环境演化对地下水中碘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地下水中碘的浓度范围为0.78~1590μg/L,其中25%样品超过我国水源性高碘地区水碘含量判定值(100μg/L).高碘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长江河曲凹岸和粘土充填的牛轭湖区的浅层承压含水层.长江中游故道埋藏的丰富有机质形成的强还原环境有利于碘从沉积物释放至地下水中,微生物介导下沉积物有机质降解和铁的氢氧化物还原性溶解是区内高碘地下水形成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牛轭湖区后期填充的低渗透率粘粒填塞体和河曲凹岸沉积的厚层粘土层创造了利于碘富集的封闭且水流滞缓的地下水环境.
文献关键词:
高碘地下水;空间分布;水文地球化学;主成分分析;沉积演化;长江中游故道区;水文地质
作者姓名:
罗义鹏;邓娅敏;杜尧;薛江凯;孙晓梁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罗义鹏;邓娅敏;杜尧;薛江凯;孙晓梁-.长江中游故道区高碘地下水分布与形成机理)[J].地球科学,2022(02):662-673
A类:
长江中游故道区
B类:
高碘地下水,水分布,形成机理,碘浓度,沿海地区,内陆,千万,饮水安全,湿润区,河湖,成因机制,浅层地下水,地下水样品,地表水样品,水化学分析,查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识别,环境要素,水文地球化学,化学过程,不同位置,钻孔,岩性特征,沉积环境,环境演化,控制作用,水碘,碘含量,赋存,于长江,江河,河曲,粘土,充填,牛轭湖,湖区,承压含水层,埋藏,富有机质,还原环境,沉积物,有机质降解,氢氧化物,还原性,低渗透率,填塞,土层,滞缓,地下水环境,沉积演化,水文地质
AB值:
0.3141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