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辽河口湿地不同类型湿地土壤酶活性分析
文献摘要:
土壤酶活性对于河口湿地土壤物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辽河口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探讨土壤酶活性与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考察盐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明确不同类型湿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因素.以辽河口芦苇、翅碱蓬和裸滩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土层深度(0~10,10~20,20~30,30~40cm)土壤理化性质(pH、电导率、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和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芦苇湿地的土壤pH值较低,裸滩湿地的土壤pH值较高;翅碱蓬湿地和裸滩湿地的土壤电导率高于芦苇湿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电导率均呈降低趋势;芦苇湿地0~1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但30~40cm土层土壤较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3种类型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呈降低趋势.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全氮含量呈降低趋势,0~10cm土壤芦苇湿地全氮含量最高,30~40cm土层不同湿地类型土壤全氮含量趋同.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4种土壤酶活性均呈现出降低的趋势,且不同湿地类型间0~10cm土层土壤酶活性差异较30~40cm土层大,其中芦苇湿地0~10cm土层的土壤脲酶活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均最高.芦苇湿地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翅碱蓬湿地仅土壤脲酶活性和全氮含量呈现显著相关(p<0.05);裸滩湿地仅土壤脲酶活性与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盐处理使不同湿地类型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
文献关键词:
辽河口湿地;酶活性;理化性质;盐处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侯永侠;丁睿尧;江宇;杨继松;李玉双;宋雪英;魏建兵;张雯雯
作者机构:
沈阳大学环境学院/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44;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山东烟台264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侯永侠;丁睿尧;江宇;杨继松;李玉双;宋雪英;魏建兵;张雯雯-.辽河口湿地不同类型湿地土壤酶活性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2(03):354-359
A类:
B类:
辽河口湿地,湿地土壤,土壤酶活性,活性分析,物质循环,土壤理化性质,盐处理,翅碱蓬,裸滩,不同土层,土层深度,40cm,蔗糖酶,脱氢酶活性,芦苇湿地,土壤电导率,10cm,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湿地类型,趋同,土壤脲酶活性,磷酸酶活性
AB值:
0.1098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