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针刺吕景山对穴组方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兔椎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吕景山对穴"后溪、列缺""后溪、束骨""后溪、列缺、束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模型兔椎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Vm)的影响,探讨针刺吕景山对穴组方干预CSA的部分机制.方法:将消痔灵注射液注射于60只日本成年大耳家兔左侧第3~5颈椎横突侧面进行造模,将造模成功的40只家兔随机分为A组(吕景山对穴"后溪、列缺"组)、B组(吕景山对穴"后溪、束骨"组)、C组(吕景山对穴"后溪、列缺、束骨"组)、D组(对照组,常规饲养,不予针刺),每组10只.造模后3 d开始对4组家兔分别给予针刺"后溪、列缺""后溪、束骨""后溪、列缺、束骨"及不予针刺的处理方法,针刺每日1次,连续针刺28 d.分别于造模开始前、造模后、针刺(或常规饲养)第7、14、28日用经颅多普勒(TCD)测定4组家兔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结果:针刺"后溪、列缺""后溪、束骨""后溪、列缺、束骨"对穴均能加快家兔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Vm,其中以针刺"后溪、列缺、束骨"组较为明显,且A、B、C组家兔CSA的相关症状改善明显.结论:针刺吕景山对穴"后溪、列缺""后溪、束骨""后溪、列缺、束骨"可以通过加快椎基底动脉血流Vm,改善CSA模型兔的相关症状.
文献关键词:
针刺;吕景山对穴;椎动脉型颈椎病;后溪;列缺;束骨
作者姓名:
张华清;王正浩;张鹏;赵敏;吕玉娥;李圣云
作者机构:
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山西省针灸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华清;王正浩;张鹏;赵敏;吕玉娥;李圣云-.针刺吕景山对穴组方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兔椎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22(17):38-40
A类:
吕景山对穴
B类:
针刺,组方,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病模型,椎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后溪,列缺,束骨,CSA,Vm,分机,消痔灵注射液,家兔,横突,饲养,不予,日用,经颅多普勒,TCD,右侧椎动脉,症状改善
AB值:
0.1147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