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自拟化湿定眩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90例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化湿定眩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对脑血流量以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遴选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苏凤哲主任门诊2018年11月-2020年9月收治的脾虚湿盛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通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45例通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化湿定眩汤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脑血流的速度.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加快(均P<0.05);治疗后,两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均有显著改变(P<0.05).其中,治疗后治疗组的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的基础上合用化湿定眩汤可以有效改善脑血流速度,改善血脂,显著提高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有效率.
文献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化湿定眩汤
作者姓名:
周梦佳;郭晓谨;苏凤哲
作者机构:
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101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梦佳;郭晓谨;苏凤哲-.自拟化湿定眩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90例)[J].中医临床研究,2022(19):116-119
A类:
化湿定眩汤
B类:
脾虚湿盛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脑血流量,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中医证候疗效,后脑,治疗总有效率,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脑血流速度,治疗有效率
AB值:
0.097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