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精神分裂症患者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4月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接收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氯丙嗪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估、MRI检查及海马MRS检测、P300检测.分析治疗前后靶刺激潜伏期P2、P3及靶刺激波幅P2、P3,非靶刺激潜伏期P2及非靶刺激波幅P3.分析不同疗效患者左右侧海马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肌酸(creatine,Cr)、胆碱(choline,Cho)/Cr值.结果:治疗后靶刺激潜伏期P2、P3及非靶刺激潜伏期P2均有所降低,靶刺激波幅P2、P3,非靶刺激波幅P3均有所提升(P<0.05).显效患者左右侧海马NAA/Cr值高于有效、无效患者,且有效患者NAA/Cr值高于无效患者(P<0.05);显效、有效、无效患者左右侧海马Cho/C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海马MRS变化特点显著,且变化与临床疗效关联密切,可通过海马MRS监测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为后续治疗方案变革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磁共振质子波谱;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变化特点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郑润君;林淑茗;周杰灵;陈埼
作者机构:
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 福建 福州 350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郑润君;林淑茗;周杰灵;陈埼-.精神分裂症患者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22(17):52-56
A类:
acetylaspartate
B类:
精神分裂症患者,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变化特点,探究精神,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福州,精神病,氯丙嗪,后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量表评估,P300,潜伏期,P2,激波,波幅,左右侧,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eatine,胆碱,choline,Cho,显效,监测评估,后续治疗
AB值:
0.2113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