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子宫颈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征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子宫颈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定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11日-2021年1月1日收治的377例子宫颈癌患者资料,均经PICC导管,监测感染情况,分析导致感染的病原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ICC导管的危险因素.结果:377例子宫颈癌患者中,检出多重耐药菌株19株,感染率为5.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组置管时间≥6个月、置管次数≥4次、导管滑动或滑出、敷料更换时间≥8 d、化疗周期≥6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6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4种、中性粒细胞水平下降、CD4+/CD8+水平<1的占比均高于非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周期≥6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6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4种、中性粒细胞水平下降、CD4+/CD8+水平<1均是子宫颈癌患者发生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子宫颈癌患者可能由化疗时间、长期使用多种抗菌药物、身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
文献关键词:
子宫颈癌;导管;中心静脉置管;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病原学特征
作者姓名:
张瑞红
作者机构:
定州市人民医院 河北 定州 07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瑞红-.子宫颈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征)[J].中外医学研究,2022(13):174-177
A类:
B类:
子宫颈癌,宫颈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特征,PICC,定州市,例子,感染情况,耐药菌株,感染率,置管时间,滑出,敷料更换时间,化疗周期,抗菌药物使用,使用时间,CD4+,CD8+,抵抗力
AB值:
0.1046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