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西北内陆河流域水循环和生态演变与功能保障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在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以及水资源调控影响下,西北内陆河流域水循环和生态环境状态发生了显著改变,迫切需要解答气候变化对植被恢复和产水量的影响,调水和压采等措施下地下水水位动态、管控指标及其对生态环境的维持机制.为此,文章阐述了内陆河流域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相互作用机理以及上中下游演变状况.针对上游产水区,提出了山区气候变化下植被和水文动态演变模拟和预测方法,得出石羊河上游山区气候暖湿趋势和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可降低植被恢复对增加蒸腾量、减少产水量的影响程度;但如未来继续升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的正效应将被植被恢复增加的水分消耗抵消,从而减小径流量.针对中下游绿洲-荒漠过渡区,通过分析荒漠植被-土壤(水盐)-地下水作用机理,提出了西北干旱区生态地下水水位埋深和生态需水量确定方法及阈值,得出荒漠植被适宜和极限生态地下水水位埋深的平均值分别为2.9 m和5.5 m,对应埋深下的单位面积荒漠植被生长季平均蒸腾耗水量为0.08~0.10 m3/m2.针对尾闾湖区,建立生态输水量与尾闾湖地下水水位、生态指标之间关系,提出了石羊河流域尾闾湖生态输水优化方案,得出青土湖生态输水量应提高至0.45×108 m3/a.在流域层面,采用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的系统分析手段,提出了石羊河流域满足地下水均衡、供需平衡和生态功能的多水源调控方案,即"保田增林"或"以田换林"方案.
文献关键词:
内陆河流域;水循环;生态地下水水位;生态输水;水资源配置
作者姓名:
陈喜;黄日超;黄峰;刘秀强;张阳阳;张润润
作者机构: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天津 300072;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天津, 300072;天津市环渤海关键带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07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98
引用格式:
[1]陈喜;黄日超;黄峰;刘秀强;张阳阳;张润润-.西北内陆河流域水循环和生态演变与功能保障机制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2(05):12-21
A类:
西北内陆河流域,石羊河上游,生态地下水水位
B类:
流域水,水循环,功能保障,水资源调控,解答,对植,植被恢复,产水量,调水,水位动态,管控指标,维持机制,上中下游,水区,动态演变,演变模拟,游山,暖湿,植被水分利用效率,蒸腾量,少产,效率提高,正效应,抵消,小径,径流量,绿洲,过渡区,荒漠植被,水作用,西北干旱区,水位埋深,生态需水量,量确定,确定方法,单位面积,植被生长,生长季,季平,蒸腾耗水量,尾闾湖,湖区,立生,生态输水,生态指标,石羊河流域,青土湖,环境协调,分析手段,水均衡,供需平衡,生态功能,多水源,调控方案,水资源配置
AB值:
0.2738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