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国际标准化比值/血小板比值在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纤维化中的效能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国际标准化比值/血小板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to-platelet ratio,INPR)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1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进行肝脏病理检查的187例慢性HB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脏病理结果将肝纤维化程度分为S0~S4期,比较INPR与常用的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模型的差异,分析INPR在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感染患者肝纤维化中的价值.结果: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小板(PL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PR与肝纤维化的相关系数为0.517(P<0.05),高于常用的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模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γ-GT-PLT比值(GPR)、RDW-PLT比值(RPR)、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所测量的肝脏硬度(LSM)].INRP在诊断显著肝纤维化(S≥2)、进展期肝纤维化(S≥3)及肝硬化(S=4)的效能均较好,INPR的AUC分别为0.699、0.834和0.896,均高于其他常用无创诊断模型.结论:相较于目前常用的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模型,INPR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更佳,可考虑将该模型推广于临床工作,以提升对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水平.
文献关键词:
国际标准化比值;血小板;肝纤维化;乙型肝炎病毒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璐璇;张文勇;刘美琴;沈秀娟
作者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璐璇;张文勇;刘美琴;沈秀娟-.国际标准化比值/血小板比值在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纤维化中的效能)[J].中国医学创新,2022(29):34-39
A类:
INPR,INRP
B类:
国际标准化比值,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感染患者,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platelet,HBV,苏州大学,传染病医院,肝脏病理,病理检查,病理结果,肝纤维化程度,S0,S4,无创肝纤维化诊断,乙型病毒,肝纤维化分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T,PL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FIB,GPR,RPR,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肝脏硬度,LSM,进展期,肝硬化,无创诊断模型,诊断效能,可考,临床工作,断水
AB值:
0.21632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