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双频识别声纳(DIDSON)的辽东湾近海沙海蜇监测的应用研究
文献摘要:
为了解双频识别声纳(DIDSON)在近海海域大型水母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监测中的效果,本研究于2017年7月、8月通过DIDSON的走航观测对辽东湾近海伞径16~81 cm(7月份平均伞径33.01 cm±13.17 cm,8月份平均伞径57.03 cm±13.44 cm)的大型水母沙海蜇开展丰度和垂直分布的监测调查,并同步结合传统网具调查,以验证和比对DIDSON观测在大型水母沙海蜇监测中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DIDSON观测影像可直观显示沙海蜇的数量及其在水层中的位置.7月份3个调查断面声纳观测的沙海蜇丰度分别是6.13 ind/1000 m3、6.71 ind/1000m3、7.93 ind/1000 m3,平均丰度为(6.92±0.75)ind/1000 m3.8月份3个调查断面声纳观测的沙海蜇丰度分别是1.41 ind/1000m3、1.23 ind/1000m3、0.55 ind/1000 m3,平均丰度为(1.07±0.37)ind/1000 m3.比对锚流网调查沙海蜇的丰度,7月份和8月份DIDSON监测的沙海蜇平均丰度分别是网具调查的4.89倍和3.95倍.声纳观测影像显示沙海蜇主要栖息在调查海域中上层水域(1.1~10m),底层水域沙海蜇出现的少.比起传统的网具调查,DIDSON更加精准的监测调查到调查海区沙海蜇的丰度,并观测到沙海蜇的垂直分布,证明双频识别声纳可以适用于浅海大型水母沙海蜇的监测调查工作.研究结果表明,DIDSON观测可以扩展大型水母沙海蜇监测的内容,在对其行为学的观测上具有较大的优势.通过延长DIDSON走航式观测时间,扩大DIDSON探测范围,并结合传统网具,可以更加精准的开展沙海蜇数量的监测.
文献关键词:
双频识别声纳;辽东湾;沙海蜇;丰度;分布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彬;刘修泽;王小林;吉光;董婧
作者机构: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大连市渔业资源养护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彬;刘修泽;王小林;吉光;董婧-.基于双频识别声纳(DIDSON)的辽东湾近海沙海蜇监测的应用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2022(08):1223-1235
A类:
双频识别声纳,沙海蜇
B类:
DIDSON,辽东湾,海沙,近海海域,水母,Nemopilema,nomurai,走航观测,垂直分布,监测调查,并同,网具,直观显示,水层,ind,1000m3,平均丰度,流网,影像显示,栖息,中上层,水域,10m,底层水,比起,查到,海区,于浅海,海大,调查工作,行为学,走航式,观测时间
AB值:
0.16924
相似文献
小麦岛邻近海域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特征
纪莹璐;张乃星;王岚;张亮;蒲思潮;孙静宜-国家海洋局 北海预报中心,山东 青岛 266061;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61
我国海洋牧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中)
陈勇;田涛;刘永虎;尹增强;邢彬彬;杨军;陈放;吴忠鑫;高东奎;程前;刘敏-大连海洋大学,辽宁大连 116023;大连现代海洋牧场研究院,辽宁大连 11608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