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底摩擦试验的硬岩岩质边坡变形过程及破坏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针对不同倾向、不同倾角条件下,边坡变形破坏特征不同但缺乏相互对比分析研究的现状,在充分考虑硬岩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特征的基础上,配制硬岩相似材料,采用底摩擦试验方法,分析不同倾向、不同倾角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并借助PIVlab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顺倾和反倾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和破坏范围有明显区别.在45°坡度条件下,当顺倾边坡倾角由30°→45°→60°→80°转换时,变形破坏模式由滑移-拉裂→轻微滑移-弯曲(或滑移-剪切)→未有明显变形(整体稳定)→浅表部倾倒-拉裂逐渐演化.在45°坡度、反倾边坡条件下,变形破坏模式由岩层倾角30°和45°条件下无明显变形,逐渐向60°和80°条件下的倾倒-拉裂演化.当岩层倾角较陡时,反倾边坡破坏范围相对顺倾边坡更大,倾倒弯曲转折端更深.PIVlab结果反映出不同结构边坡条件下,不同位置的速度和位移矢量特征不同,且与宏观观察结果相吻合.研究成果能够为同类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治理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文献关键词:
硬岩;变形过程;破坏机制;底摩擦试验;PIVlab
作者姓名:
李任杰;胡富杭;石豫川;王磊;吕可伟
作者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 四川 成都 610059;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14
引用格式:
[1]李任杰;胡富杭;石豫川;王磊;吕可伟-.基于底摩擦试验的硬岩岩质边坡变形过程及破坏机制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2(03):145-152
A类:
硬岩相似材料,PIVlab
B类:
底摩擦试验,岩质边坡,边坡变形,变形过程,破坏机制,不同倾角,变形破坏特征,变形破坏模式,反倾边坡,顺倾边坡,滑移,拉裂,整体稳定,浅表,倾倒,岩层倾角,边坡破坏,不同位置,位移矢量,矢量特征,相吻合,稳定性评价,治理设计
AB值:
0.2218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