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微服务的地质保障系统架构与应用
文献摘要:
煤炭地质保障系统对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煤矿地质保障系统开发面临数据来源多样、地质监测系统集成开发语言不统一、定制化软件导致地质保障平台在不同煤矿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微服务的地质保障系统开发架构,架构分为3层,分别是应用层、平台层和基础设施层.微服务的地质保障架构规范了开发过程,简化了使用的技术栈,优化了系统集成开发流程;将通用的技术业务固化在开发架构,将需要集成的地质类子系统等专业属性强的业务通过微服务方式进行开发和部署运行,降低了开发、集成难度;使用Docker技术封装微服务镜像,让微服务的部署运行不再受到运行环境的影响,提高跨平台移植性,降低了系统的部署难度,缩短了部署时间.微服务地质保障系统架构在唐家会地质保障系统中的开发实践证明:架构的应用改变了现有地质保障类软件的开发模式,通用业务与专业类业务分离,以微服务的形式实现多专业应用集成,便于多团队并行开发,提高工作效率;微服务实现了系统内部各功能之间的高内聚低耦合,不同方法的钻探、物探等专业功能开发可独立完成,使后期运维、修改的可控性大大提高.
文献关键词:
地质保障系统;微服务;单体架构;微服务架构;开发模式
作者姓名:
李鹏;程建远
作者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 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7
引用格式:
[1]李鹏;程建远-.基于微服务的地质保障系统架构与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22(01):118-127
A类:
B类:
地质保障系统,系统架构,高效生产,煤矿地质,系统开发,发面,数据来源,地质监测,系统集成,定制化,开发架构,应用层,基础设施层,开发过程,开发流程,术业,地质类,服务方式,Docker,封装,镜像,运行环境,跨平台,移植性,会地,开发实践,开发模式,专业类,业务分离,多专业,专业应用,应用集成,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实现,高内聚低耦合,不同方法,钻探,物探,功能开发,可控性,单体架构,微服务架构
AB值:
0.3022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