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体外局部抗凝技术在出血高风险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出血高风险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体外局部抗凝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4月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医院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存在出血高风险的60例患者,采用单双号方式分组,常规组(n=30)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抗凝治疗,研究组(n=30)采用体外局部抗凝技术治疗,使用生化检测方式采集电解质、酸碱度、凝血功能等数据,并整理滤器使用时间、出血事件发生率等数据.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电解质、酸碱度水平凝血功能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单个滤器管路使用时长、更换频次、总治疗时间(72.42±8.16)h、(5.75±1.34)次、(15.06±1.72)d,均优于常规组(53.23±10.05)h、(8.60±2.52)次、(16.98±3.9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9、5.469、2.457,P<0.05);研究组出血事件发生率3.33%低于常规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结论 出血高风险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体外局部抗凝技术的实施,能够促进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期间机体状态稳定,降低出血事件发生率,效果极佳.
文献关键词:
体外局部抗凝技术;出血高风险;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尹朝阳;杨静;向忠阳
作者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医院重症医学科,新疆博乐 83340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医院检验科,新疆博乐 8334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尹朝阳;杨静;向忠阳-.体外局部抗凝技术在出血高风险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J].系统医学,2022(18):58-61
A类:
体外局部抗凝技术
B类:
出血高风险,高风险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血液净化治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师,双号,生理盐水,水冲洗,抗凝治疗,生化检测,检测方式,集电,电解质,酸碱度,凝血功能,滤器,使用时间,出血事件,管路,使用时长,治疗时间,机体状态,极佳
AB值:
0.1980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