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表层岩溶带调控的峰丛洼地低影响开发构建
文献摘要:
岩溶峰丛洼地地区石漠化、饮水困难和水污染等环境问题高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低影响开发概念的引入有助于规范开发行为,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石漠化和地下河污染风险.根据水文条件和开发方式岩溶洼地空间分为坡耕地水土流失敏感区、表层岩溶泉水源地敏感区和落水洞污染输入敏感区.低影响开发模式总体是在3类敏感区实现5个管理目标.坡耕地敏感区的低影响开发目标设置为降低农田耗水量和减少水土流失,开发途径是减少蒸发和调控坡面洪水径流.表层岩溶泉敏感区的管理目标是降雨-径流资源化利用和饮用水安全保障,通过实施雨水收集回用工程和设置水源地保护区来实现.落水洞敏感区需要通过设置径流缓冲区和沉淀过滤池来预防污染物进入.我国南方石漠化地区探索和总结出以表层岩溶带降雨-径流管理为特征的低影响开发模式.该模式要求峰丛顶部留置生态保护区涵养水源.岩溶洼地底部为落水洞排洪预留缓冲区,利用岩溶裂缝设置下凹式绿地,实现自然渗透和净化."峰"、"洼"之间过渡区划定水源地保护区边界,同时设法增加雨水资源化利用率,补充生态和生活缺水量.低影响开发模式也适用于峰丛洼地发育的东南亚和中美洲等地区.
文献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集雨;石漠化治理;降雨补给;水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姜光辉;刘凡;王奇岗;郭芳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姜光辉;刘凡;王奇岗;郭芳-.基于表层岩溶带调控的峰丛洼地低影响开发构建)[J].中国岩溶,2022(02):165-173
A类:
表层岩溶泉,雨水资源化利用率
B类:
表层岩溶带,带调,峰丛洼地,地低,低影响开发,饮水困难,水污染,地下河,污染风险,水文条件,开发方式,岩溶洼地,坡耕地,耕地水,水土流失,敏感区,泉水,落水洞,开发模式,管理目标,目标设置,耗水量,开发途径,坡面,洪水,径流,饮用水安全保障,雨水收集回用,回用工程,水源地保护,缓冲区,过滤池,防污染,石漠化地区,留置,生态保护区,涵养水源,地底,排洪,预留,下凹式绿地,过渡区,划定,设法,缺水量,东南亚,中美洲,集雨,石漠化治理,降雨补给,水柜
AB值:
0.3046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