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阳光玫瑰'雄性不育株花蕾发育期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文献摘要:
以葡萄品种'阳光玫瑰'及其实生后代雄性不育株'Y-14'为试材,研究花蕾发育期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阐明葡萄雄性不育新种质的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1)与'阳光玫瑰'相比,雄性不育株'Y-14'花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高.(2)'Y-14'花蕾的生长素(IAA)含量高于'阳光玫瑰',而脱落酸(ABA)含量显著低于'阳光玫瑰';'Y-14'花蕾的赤霉素含量(GA3)在花蕾发育前期低于'阳光玫瑰',而其茉莉酸甲酯(MeJA)在后期显著低于'阳光玫瑰';'Y-14'花蕾的反式玉米素核苷(TZR)含量较'阳光玫瑰'偏低.(3)在单核早期,'Y-14'花蕾的ABA含量变化平缓,而'阳光玫瑰'的ABA含量急剧升高,与此同时GA3含量开始高于'阳光玫瑰',而MeJA含量则在单核早期低于'阳光玫瑰'且差异逐渐显著.研究认为,'阳光玫瑰'实生后代不育株'Y-14'花蕾发育期SOD、POD、CAT活性和MDA、IAA、ABA、GA3、MeJA含量异常变化可能导致了雄性不育的发生,而且单核早期可能是'Y-14'雄性不育产生的关键时期.
文献关键词:
葡萄;雄性不育;抗氧化酶;内源激素;ESI-HPLC-MS/MS
作者姓名:
洪奔;陶建敏;农慧兰;徐颖一;耿艺宁;凌千惠;郑焕
作者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洪奔;陶建敏;农慧兰;徐颖一;耿艺宁;凌千惠;郑焕-.'阳光玫瑰'雄性不育株花蕾发育期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J].西北植物学报,2022(03):444-452
A类:
B类:
阳光玫瑰,雄性不育,花蕾,发育期,抗氧化酶活性,内源激素,激素含量,葡萄品种,实生后代,新种质,生理生化特征,POD,过氧化氢酶,CAT,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茉莉酸甲酯,MeJA,反式,玉米素,TZR,含量变化,异常变化,ESI,HPLC
AB值:
0.1979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