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低通量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低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叶酸(Folate)、维生素B12(Vit B12)、尿素氮(BUN)、铁蛋白(Fer)、肌酐(Cr)、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磷(P)、钙(Ca)、钾(K)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HGB、Alb、Folate水平高于对照组,Vit B12、BUN、Cr、Fe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PTH、β2-MG水平低于对照组,P、Ca、K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确切,比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对疾病的控制效果更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各项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及治疗的满意度,安全性较好.
文献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低通量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
作者姓名:
钟发利;张水连
作者机构:
福建省汀州医院肾内科 长汀366300
引用格式:
[1]钟发利;张水连-.低通量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1):107-109,113
A类:
B类:
低通量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肾脏病,效果和安全性,安全性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常规药物,HGB,Alb,叶酸,Folate,B12,Vit,尿素氮,BUN,铁蛋白,Fer,肌酐,甲状旁腺素,PTH,微球蛋白,MG,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满意度,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后观,满意度评分,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治疗
AB值:
0.1820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